第五章整改建议(第1/3 页)
“李书记,一个专利并不能解决中南机械厂的根本问题。中南机械厂现在是病入膏肓了,必须动大手术才有可能好起来。”等工业局的设计师们一离开,陈正阳就直奔主题。</p>
“哦,说来听听。”李书记对陈正阳是更加欣赏了。</p>
“我说可以,但您一定不能告诉我爸,要不我肯定得挨揍!”陈正阳就笑着提条件。</p>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李伟财说到做到!”李书记满口答应。</p>
“先,我觉得中南机械厂的领导班子要动一动了,我爸辛苦了一辈子,所有的心血都花在了中南机械厂上面了,对于中南机械厂来说,他是有贡献的。但是,我爸这样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思维已经跟不上现代企业的展了。打个比喻,现在的中南机械厂就象二次世界大站之前的英国,墨守成规,守着原来的模式不变。再这样下去,对他们,对中南机械厂都不好。从这两次质量事故来看,工厂就缺少应急制度,才导致事情生后大家都手忙脚乱,每个人都很忙,但是不知道忙什么。我爸这样的领导也缺乏应急事件的紧急处理能力。再说,我爸的心脏也不太好,一个身体不健康的人精力总是有限的。”陈正阳就试探着说。</p>
“有一定的道理,你继续说!”李书记听得很认真。</p>
“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我爸这一代人有着致命的弱点:心太软。李书记,我可不是说您啊。在我看来,心太软对于一个领导来说有时并不是一个褒义词。因为心太软就意味着很多时候是在凭借着主观愿望出处理问题,而不能客观地公正地处理事情,这无疑有着很大的弊端。直接的危害就是在企业里人权大于制度,所有的规章制度最后都成了摆设。这样的企业能做好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能!”陈正阳接着分析道。</p>
“说的对,继续说,我在听。”李书记开始催促。</p>
“其次,我觉得中南机械厂的管理机构太臃肿,过于庞大,要想真正把工厂搞好,光是这样停产整顿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对整个管理机构动大手术,不称职的一律淘汰,不管是厂长还是员工。还是先前说的,我老爸淘汰别人下不了手,我看只有淘汰他了。”陈正阳开始阐述第二点了。</p>
“这个有一定的难度,在国营企业里面也没有这个先例,淘汰的比例你认为以多少合适呢?”李书记就问。</p>
“我估计至少要淘汰百分之三十,要不然这样的精简机构也没有意义。”陈正阳就如实回答。</p>
“百分之三十的员工失业,那可是六七千人,如何安置呢?这可是个大问题啊。”李书记有些头痛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