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电子公墓下(第1/3 页)
“所以,确诊是晚期了?”</p>
石息坐在长桌前,注视着桌子对面的人。</p>
如果那样子还能称为人的话。</p>
浑身瘦骨嶙峋,撑在桌面上的双手却浮肿,面部蜡黄发黑,眼镜似乎已经无法挂在这么枯瘦的脸上,几乎快滑到鼻尖。眼窝深凹,眼球显得更加突出,里面早已看不到任何活人本该有的反应,平静、木然地看着自己的儿子。</p>
石隶天微弱地点点头。</p>
“……还有多久?”石息也很平静,“接受常规治疗,可以坚持过最后一年。”</p>
这个问题不能再用点头或者摇头回答了,石隶天动了动嘴唇,但聚集气息说话看起来如此困难、如此痛苦。</p>
“不必……止痛就足够了。”</p>
对于石隶天的放弃治疗,石息并没有劝说的意思。</p>
“对于这个消息,我很难过,父亲。”</p>
石隶天完全没有反应,眼睛里没有任何感动,也没有刻意的冷漠,他只是毫无触动罢了。</p>
“或者。”石息微笑,似乎准备提出一个很好的建议,“父亲你可以也用‘那种办法’。”</p>
一瞬间,仿佛突然被惊醒,石隶天浑浊的眼球剧烈地颤动起来。</p>
但那显然是,痛苦的、折磨的颤动。</p>
“不。”石隶天停顿了一下,补充到,“我也决不允许你对我这样做。”</p>
“你是对梦想已经失望了吗?”</p>
石隶天陷入了长久的沉默。</p>
“不……</p>
我是对自己的人生绝望了啊。”</p>
石一蹲在父亲的遗像前,听着石息的叙述。</p>
“肝癌啊……”</p>
又是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答案。</p>
【如果你真的好奇自己的过去,为什么不去问问你那阴间的老爹呢?】</p>
姓贺的老头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p>
石一右手无聊地薅着地上的草叶子,凝视着父亲的遗像,不太灵光的脑袋运转了一会儿,注意力就开始不集中了。</p>
此刻,比起自己的过去,石一第一次对自己父亲的生平产生了好奇。</p>
“爹的档案,现在在哪里?”石一突然转头向石息发问,“生平履历之类的,应该都还有保管吧?”</p>
石一刚问出口,突然就想起,对于这样的问题,石息应该不会轻易回答。</p>
“这个公墓,官方名称是‘蜂巢市电子公墓’,你知道为什么叫电子公墓吗?”</p>
石一以为石息又要岔开话题,正要发作,后者及时往下说道:</p>
“每一个拥有蜂巢市户口的居民,他们生平所有证件、履历、就医记录、银行收支记录,甚至每一个网站账户、每一条社交留言,都在国家监控和保管之下,死后将至少保留200年,若到期时人类信息储存技术允许,这些数据将继续保存下去。”</p>
“呃……”石一想了想,“如果我在论坛上发一条‘今天吃了火锅,**开心’的动态,这个动态也会被保留200年??!”</p>
“是的。”</p>
“为什么?这种屁大的事情也要留着?!”</p>
“因为比起骨灰,这些东西才真正是一个人活过的证明,哥哥。</p>
而且,一条信息本身的价值可能很小,但是一千亿、一万亿条信息,就构成了这个世界信息生态。</p>
甚至可以说,这些数据,记录了信息化之后的人类社会世俗情况,这些数据如果丢失,意味着人类历史的一场文化浩劫。”</p>
石一虽然对‘信息生态’、‘文化浩劫’并无概念,但隐约觉得自己每天发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动态、和网友的那些无关痛痒的争吵,突然有了崇高的意义。</p>
“人类一开始并未意识到保存数据的重要性,无数宝贵的人文记录,随着网站关停、服务下线、数据库废弃,全部消失得干干净净。直到半个世纪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才紧急推进全球的‘人类数据与信息资产保护计划’,开始了对网络历史的抢修与补救。”</p>
石一听得有些呆愣。</p>
自从来到蜂巢市,好像石一时不时就能从以前自己小小的人生中跳出来,看一眼周遭的大世界。</p>
不过这不代表自己这次也会被石息带偏话题。</p>
“总之,你的意思是,爹活着时候的记录,也全部都被保留着,对吧?”</p>
“是的。而且只要有权限,你可以随时在网上查询,也可以——”</p>
石息弯下腰,指了指屏幕一角隐隐约约的刷卡区,在石一耳边说。</p>
“这里每一个祭台都连着档案数据库,刷ID就可以查看。</p>
电子公墓,埋葬保存了人的历史,这片丘陵,只不过是电子公墓看得见摸得着的一小部分。”</p>
石一摸着口袋里的ID,心跳如雷。</p>
到底父亲有着什么样的人生?父亲的人生中……会出现石一他自己的名字吗?</p>
一定会出现石一自己的名字吧。</p>
“ID……”石一突然想到什么,向石息伸出还绑着绷带的左手,“你的ID,借我。”</p>
石息轻轻歪头表示疑惑。</p>
石一动了动摊开的左手:“既然我们是同一个爹,不论刷谁的ID,权限都一样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