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才思泉涌力士护场(第1/3 页)
天还未亮时,便开始入场。直到天光大亮,太阳升起之后,所有的考生才入场完毕。</p>
唐时的解试与后来明清的科考颇有不同,并没有搭设考棚,而是在一间巨大的场院之中进行。这场院的地面乃是由青石而制,每人配一张案几。座位处给一个草席和一个蒲团。</p>
前面是主考官乌全俊的座位,然后便是各县县令担任巡考官。至于张运武所带来的兵丁则担任巡场兵丁,他们虽然有权利纠正考生言行,若是发现作弊者会通知巡考官,再由他们来定夺其行为之事。</p>
又是三声锣响,由兵丁们开始发放试卷。</p>
解试之卷只不过两张,一张为诗,一章为策文。</p>
诗之内容为雪,而策文之内容,则是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任选一段历史,以成文!</p>
这两篇文章若是对于其他的学子来讲,恐怕得苦思冥想一番,但是对于马文才来讲,却是从脑袋里随便的搬上一段便可。</p>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p>
笔走龙蛇,几乎是不假思索,马文才便把柳宗元绝句写了出来。千古写雪景之诗,以此诗为最佳。有此诗在前,他当然不会写什么“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这样稍逊一筹的诗了。</p>
一诗成,再换一纸,这次写的却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p>
这次抄的乃高中所学过的一篇古文,苏洵的《六国论》。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宋朝之事,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但是对唐朝其实也可通用,在他看来,唐朝鼎盛,便是当时之强秦。</p>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p>
写完最后一句,马文才立刻把笔放下,用嘴吹了吹试卷,便站了起来。起身捧着向乌全俊走了过去。</p>
看到有考生站起来,举座皆惊,科考时间规定六个时辰,如今才刚刚过半个时辰,怎么就有人交卷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