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忽来铁剑光下(第1/3 页)
酉时眼皮麻,正是入夜时分,古人多数夜盲,在这个时辰的观察力最弱,可谓是睁眼瞎。</p>
偏生酉时又还热闹,刚刚上灯,正是心神最麻痹大意之时,看谁都看不清却又看谁也不像贼。</p>
在这个时间动手,成功率高且容易撤退。</p>
虽说让洪熙官扫掉个千人队都没问题,可能闲适点谁又乐意疲于奔命?</p>
而且大开杀戒暴露了实力将别人吓跑了怎么办?</p>
好不容易把八条“狼”骗进栏子里,小刀慢慢割多省力,非要弄头野牛进去,抓狼的本事没有,用牛角抄还把栏子搞坏了,剩下的狼会全跑光的。</p>
还有一重理由不能说,苏荃刚成了妇人,肯定痴缠情郎,早点动手早点收工,回去软玉温香哟,犯得着三更半夜的鸡鸣狗盗么?洪熙官堕落了!</p>
就这么滴,洪熙官和韦小宝都没有意料到羊圈里又跑进了几头恶狼。</p>
真不是托大,洪熙官的功夫太高了,高到他看旁人都是俯视,哪怕再料敌从宽也想不到吴三桂竟然会进京火中取粟。</p>
其实吴三桂也料不到京城的局势会变成今天这样,他原来买了鳌拜赢。</p>
康熙实在是太嫩了,怎么看都是斗不过鳌拜,再加上吴三桂知道鳌拜后头站着个豪格,让吴三桂笃定了胜者。</p>
可他也不认为鳌拜他们会稳占优势,谁都知道宫里还藏着个太皇太后,她背后可是有着喀尔喀部撑腰。</p>
当年起兵,满清那点兵力哪里够看,还是忽悠了蒙古汗帐才凑足了兵力,可以说蒙古部族站谁,谁就占了兵力的优势。</p>
所以一番龙争虎斗之后,鳌拜和豪格也会奄奄一息的,这时吴三桂的机会就来了。</p>
这些吴三桂都做了设想,也早就预料到局势跟清军入关时是何等相似,数支力量盘根错节,如果能用一条有力的脉络串联起全局,那么手执脉络的人会通吃。</p>
所以吴三桂才会亲身前来,以便临机决断,自觉自己就是那条拎起脉络的人。</p>
吴三桂知道大清宝藏是怎么一回事,这批宝藏本来就有他的一份贡献,这也是他能分到一本四十二章经的原因。</p>
当年入关,满清加蒙古就能打赢大明和李自成了?都不够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