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之境
曾经有一位智者说过,日光之下一切都是虚空——包括对于金钱的渴望,对于梦想的执着还有放在心中的信仰。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东西是虚空的,詹姆斯·凯尔也是如此。艾丽西亚·迈克劳德的话触动了詹姆斯·凯尔的底线。詹姆斯·凯尔认为像艾丽西亚·迈克劳德这样经过良好教育的女律师不应该提出这么无礼的问题,但是艾丽西亚·迈克劳德很明显已经失控了。</p>
“我希望你放尊重一点,你现在是在教堂里,你这是在践踏——”詹姆斯·凯尔憋不住了,他马上就要放弃这么多年经过训练保持的风度了——实际上他也没有什么风度,他的风度是装出来的。他的风度并不是上帝给他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是为了维持一个良好的牧师形象,才摆出这种风度,在私底下他有的时候还会对孩子老婆发脾气。</p>
“你恼羞成怒了吧?实际上我说的都是对的——你心里很清楚,我所说的都是对的,你也很清楚,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回答的。你没有办法解释经文的矛盾,也没办法回应你和你的信徒们某些行事的矛盾。为什么你在讲台上说要远离罪恶,私底下却跟克劳迪娅·科普兰,詹姆斯·布朗这些有名的**交往?不就是图他们的钱吗?你希望他们多给你们捐款,所以你能容忍他们的罪恶。他们的罪恶你肯定是知道的,但是你不好意思当着他的面指出来,因为你担心他们一开枪你就一命呜呼了。话说你这么爱天堂,为什么还怕死呢?你的行事为人是矛盾的,你教的东西也是矛盾的,我这些年来都活在你的骗局里,但现在我要从这个骗局里抽身了。哈哈哈哈哈哈哈。”艾丽西亚·迈克劳德突然大声笑了起来。</p>
詹姆斯·凯尔终于忍无可忍了,冲出了那个忏悔的房间,拨动了号码。</p>
一只乌鸦撞上了树梢,又再度飞了起来,和鸽子没有任何差别。鸽子和乌鸦都是鸟,没有哪个比哪个更为坚强,也没有哪个比哪个更不吉利,这些额外的含义都是人类强加在这些动物上的。 </p>
艾丽西亚·迈克劳德这回疯得太厉害,詹姆斯·凯尔只好报警了。警方在艾丽西亚·迈克劳德的身上发现了部分**——艾丽西亚·迈克劳德甚至自己都没有注意身上带着**。她实在是昏头了,过得昼夜颠倒,过得不知年月,过得不知道自己自哪来,过得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去教堂。在哥特姆**也是犯罪,是要被处理的。大部分情况下,哥特姆警察局会把人送进指定的戒毒所,**者需要戒毒成功才可以离开戒毒所,但是绝大部分的**者在离开戒毒所之后依然会再度**,这是人类身体的规律,只有意志力极为刚强的人才可以克服**的负面效应。</p>
因为米娅·迈克劳德的缘故,他们不决定不向大众公布,尽快帮艾丽西亚·迈克劳德寻找一个合适的戒毒所。米娅·迈克劳德为警察局付出了一切,付出了所有,甚至差点付出了生命。哥特姆警察局就算对外界的一切都冷漠以对也不能辜负米娅·迈克劳德。</p>
可是米娅·迈克劳德如果还在警局的话会循私枉法吗?大概是不会的,这是一个令人悲哀的事实。</p>
虽然口头上没说什么,但詹姆斯·凯尔回到家后还是皱着眉头忧心忡忡。他奋斗了一生,挣扎了一生,想要改变这座城市的环境,让这座城市里绝大部分人的心灵得到清洁,让这座城市走向光明。可是现在他觉得他奋斗了一生只是为了虚无缥缈的愿望,这样的愿望根本没有太多的意义。</p>
在时光的冲刷之下,他甚至放弃了自己的一些原则。教会没有钱周转,他接受了詹姆斯·布朗的现金。他和他的目标越来越远了,也许艾丽西亚·迈克劳德说的有一部分是真的,但是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他也没有那个胆量放弃他的信仰。这是他唯一拥有的东西了,如果放弃信仰,他的一生就会被否定,也担心死后下地狱。如果奋斗了一生,却因为死后信仰动摇无缘于天堂,那实在是太讽刺了。他很小的时候听过一个故事,他也把这个故事讲给了他的女儿听。故事的内容是一位曾经很信仰上帝的老太太在死前放弃了自己的信仰,开着老太太灵车的司机看到了一幕奇怪的画面——一个老太太在天堂的门口,一步一回头地往天堂的门口看,慢慢的走向地狱——那就是灵车里面的老太太。所以他担心这样的命运降临到自己身上。</p>
詹姆斯·凯尔心慌意乱,决定看看新闻压压惊。他喜欢看新闻,喜欢讨论新闻里面其他人的悲惨或幸运的遭遇,喜欢跟女儿谈论新闻里的主角做的是对还是错,喜欢从信仰的角度来看待新闻。虽然他不愿意承认,但他的确喜欢八卦,喜欢谈别人的事情。他打开报纸,却看到自己认识的那位名叫约翰的歌手在家乡被人打了。</p>
约翰曾经是一位优秀的歌手,唱过古典乐和流行乐。他是一个富家少爷,擅长唱男高音,后来约翰转战流行歌坛也一度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后来他又放弃了唱歌,转行商业,也在商业领域获得了成功。但是约翰始终没办法融入哥特姆,为此约翰经常找他哭诉。其实这种痛苦的外地人有很多,詹姆斯·凯尔本身也是一个外地人,但是很少受到人的排斥,可是约翰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哥特姆对大都会人的排斥——也许是因为大都会和哥特姆在某种程度上处于竞争关系吧。大都会后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奇迹,而哥特姆的人觉得大都会吸了他们的血。两地的矛盾越来越大。</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约翰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意,做出了选择。</p>
“地球上的每一个城市都互相联系,互相连接,大都会和哥特姆当然也不例外。大都会有一段时间是哥特姆的后勤部,后来哥特姆成了大都会掠夺资源的地方。两个城市之间必然爆发冲突,但是约翰选择站在了哥特姆一边,而不是站在故乡一边。约翰做这个选择时,哥特姆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混乱。那时哥特姆虽然已经有了成型的犯罪组织,但还没有现在这的猖獗,没有完全沦陷,所以在那时看来,约翰做出这样的选择不算太蠢,因为谁也没有想到大都会会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大家只是觉得大都会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哥特姆的竞争对手。身为一位歌手要在哥特姆发展自己的业务,那自然要讨好哥特姆的大众,所以约翰编了很多瞎话来抹黑大都会,甚至不少哥特姆的人也相信了他那番鬼话,真的认为大都会是人吃人的地方,真的认为大都会绝大部分的人穿不上衣服。有一些人来到了大都会后,才发觉约翰说的不完全是真的。大都会当然会有贫穷的地方,就像世界上任何一个繁华的城市那样,再繁华的城市也逃不脱贫困的群体,但是整体也要比哥特姆人想象的要繁华得多。大都会的人觉得约翰背叛了自己,所以当他回到大都会之时他就挨了揍,现在正在抢救中。”</p>
至少报纸上是这么写的。不过詹姆斯·凯尔越来越不相信报纸了。因为记者总是会夸大其词,也许约翰只是受了一点点的小伤,并没有危及生命的伤病,而记者有意夸大他的伤情,让人觉得他快要死了。詹姆斯·凯尔被报纸忽悠太多次了,因此缺乏对报纸的信任。以前人们都认为报纸上写的都是对的,又认为记者是这个时代的神明,记者付出一切燃烧自己,就为了给大众照亮真相。但是后来大家发现记者很多都是收了钱的,也许有良心的记者,但绝大部分的记者,都是平庸度过一生的,有一些恶劣的记者还愿意为犯罪分子卖命。约翰之前得罪了不少人,被逼着写一篇夸张离奇的稿子也不算什么意外的事情。</p>
约翰落了个两面不是人的下场,但是他依旧是一个虔诚的信徒。詹姆斯·凯尔准备举办布道会就是约翰站出来为詹姆斯代言。约翰认为信仰是最重要的,他希望用信仰感化这座城市,貌似这是约翰对这个城市最后的愿望。</p>
约翰这个人平时很急躁,有的时候很冲动,但是又有一颗希望变好的心,让人摸不清他的真实想法到底是哪一面。</p>
不管报纸究竟有没有夸大其词,约翰始终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他原来是一个公众人物,公众人物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哪怕约翰现在不是那么想——他现在觉得大都会比哥特姆好了——也一定要为之前的言论付出代价。如果他是一个普通人物,在私底下说些大都会的坏话,也许他能够顺利返回大都会,但是他毕竟不是一个普通人物。身为一位有名的歌手和商人,在两个城市的矛盾激化时,他没有为自己的家乡说好话,反而为哥特姆那些排外的人叫好。后来哥特姆的排外情绪越发高涨,他也被迫离开了这里。詹姆斯·凯尔心情沉重,放下了报纸。他始终认为约翰是一个好人,希望约翰有一天能够摆脱这些矛盾,不管最后约翰认同哪里、有什么样的想法,他都希望约翰平安。</p>
他的心中还是有一点善良的。</p>
他听到门外有人敲门,以为是戴安娜·凯尔回来了。于是他转动了门把手,可站在门前的不是戴安娜·凯尔,而是桑德拉·弗兰科。</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