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冲击奥斯卡的大作?(第1/3 页)
导演道:“知道张震吗?”</p>
我想想,似乎听过这个名字。</p>
导演说,“张震15岁就做了最佳男主角,《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听过吗?”</p>
我摇头,“导演你说,我听,我什么都不懂。”</p>
导演抽烟,眼神迷醉,手在空中舞,“演戏是讲天分,但更多的,是讲运气,当演员和角色发生完美吻合时,就算不是演,观众也会感觉到真,而演员自身气质和角色发生冲突时,无论演员如何努力地去演,观众也觉得假,这个意思你懂吗?”</p>
我点头,这个我懂,通俗好理解。</p>
导演笑,“比如说,王保强,你觉得他有演技吗?”</p>
这话我不好回答,呵呵笑,人有没有演技,人现在火的一塌糊涂。</p>
“他就是运气。”导演正色道:“他的外形,气质,包括他的说话口音,谈吐方式,他不用演,往哪一站,标准的农民工傻小子形象就出来了,然后他再碰上一部好戏,刚好要找这种男主角,自然而然就起飞了。”</p>
我仔细想了想,“导儿,强哥第一部戏是配角吧?”</p>
导演很傲然地一个眼神,徐徐吐烟,“他第一部戏就是男主角,《盲井》,听过么?”</p>
我还是摇头。</p>
导演说,“那部戏不和谐,被禁了,也因为那部戏,才让冯导注意到保强,也才有了他后面的一帆风顺。大家都说他演的好,可是我问你,他除了演**或者民工屌丝,他还会演别的吗?”</p>
我摇头,“我没看过他的戏,没有发言权。”</p>
导演道:“或许随着年龄增长,阅历积累,他演技渐高也说不准,但他是运气好,撞到合适他的角色,从而飞天这个事实,是不可否认的。”</p>
我点头,导演你说的对。</p>
导演又道:“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男主性格内向,敏感,沉默寡言,但冲动,有爆发力,为了这个角色,杨德昌找遍宝岛,终于找到张震,只看一眼,当即拍板,就要张震演,那个时候张震才15,他也不会演戏,结果呢,一炮而红。”</p>
我算是懂了,演戏不仅仅是看天分,还要看运气。心里开始活泛,导演说我和下部戏的主角契合,是不是说,我很有可能当最佳男主角?</p>
最佳男主角呀,虽然不知道那个奖有多好,但是大家都在争,应该有不少奖金,如此想着,我的心热了,看向导演的眼神,也逐渐热切,不再认为他是个只会瞎改剧本只会拍低俗画面的烂导演。</p>
导演感受到我的热切,呵呵笑,“知道今天为什么要加拍一场滚床单?”</p>
我摇头,</p>
导演道:“这戏和咱们现在这部剧关系不大,可以说没有关系,我们只是想单纯的看看你在镜头前的表现力。”</p>
卧槽!这弯子绕的有些大,“那干嘛不明说?”</p>
导演道:“明说你心境不同,知道这是考验你的戏,难免紧张,既然决定要你做自己,所以不需要过多的限制,随便你发挥。效果不错,你发挥的很好。”</p>
原来如此,我说嘛怎么会突然多出一场戏,醉翁之意不在酒。又问:“林姐知道这是在考验我吗?”</p>
导演点头,“她应该不知道,目前王总还没决定男主演是谁,她自己也没回复愿不愿意拍,还在考虑。”</p>
这么说就让我产生好奇,究竟是部什么戏?弄的这么神秘?</p>
导演问:“你没看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