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竞价(第1/3 页)
二楼。</p>
大厅里坐满各地乡绅富豪。</p>
四周小隔间里都拉上帘子,里面具是士大夫、统治阶级人士。</p>
真正有身份的人不会和平民坐在一起。</p>
哪怕这些平民在普通人眼中是高不可攀的富豪。</p>
再则,士大夫、统治阶级人士随身都会携带“保镖”,安全起见,自然安排在隔间里。</p>
王琛和王云仓两人也被安排在隔间里。</p>
不过他俩没有保镖,茶水点心还是有的。</p>
唱卖很快开始了。</p>
闫掌柜亲自主持,他站在前面桌子边,和众人说了几句废话,这才进入唱卖环节。</p>
第一件唱卖的是某被抄家丫鬟。</p>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宋朝奴隶制度几乎灭亡,但在北宋初期,奴隶还存在。</p>
大户人家一般有两种奴婢,分为**口奴婢和雇佣奴婢,**口奴婢从属官府或主人,没有社会地位可言,用一个词来形容——律比畜产。</p>
这个丫鬟正是**口奴婢,如今被官府拿出来唱卖了,还别说长得很水灵。</p>
闫掌柜大声道:“**口奴婢绿竹,起唱十五贯。”</p>
在隔间里听到一个姿色八分的女人起拍价才十五贯,王琛顿时一阵无语,果然封建社会没人权,连人都可以拍卖。</p>
“十五贯。”</p>
“十六贯。”</p>
竞价此起彼伏。</p>
和现代拍卖行举牌子竞价不同,北宋唱卖都是口头喊价,并且每次增加的钱不固定,你加一文钱也可以。</p>
大概四五轮过后,竞价来到二十一贯。</p>
忽然,一矮胖乡绅站起身对着众人拱拱手,“诸位,绿竹乃是老夫故人之后,还望给个场面,让我卖回去遣返良籍。”</p>
“李老爷故人之后,我等也不好夺人所好。”</p>
“行,吾等不竞价。”</p>
“你加价即可。”</p>
绝大多数乡绅富豪和李老爷似乎相识,都挺卖面子。</p>
最终李老爷以二十二贯价格买下了绿竹。</p>
只是在隔间里的王琛看得有点懵逼。</p>
拍卖还有这操作?</p>
利用身份地位让别人不竞价?</p>
沃日,待会要是拍卖哥们儿的东西,来个达官贵人也这样,岂不是拍卖不出好的价格?</p>
他可是指望着拍卖出好价格拿去买商铺呢。</p>
正想着,坐在旁边的王云仓小声道:“琛哥儿,这个李老爷是通州有名乡绅,曾在县衙担任过主薄,大家都得给点面子。”</p>
王琛喝了口茶,“怪不得。”</p>
接下来又拍卖了好几样东西。</p>
人口、田地、房产等等,甚至还有什么当前时代的名人字画之类,应有尽有。</p>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p>
中间闫掌柜让大家休息了会。</p>
王琛瞅了瞅手机,大概北宋时间快十一点的时候,开始拍卖自己的东西了。</p>
只见闫掌柜笑吟吟道:“接下来要唱卖的几样物品是本楼压箱底的宝贝,不知诸位准备足钱财没有?”</p>
下面哪个不是有钱人啊?</p>
听到他这么说,众乡绅富豪起哄。</p>
“没钱没钱。”</p>
“你尽管把宝贝呈上来,我先赊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