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派头(第1/3 页)
安保公司,特别是PMC业务,对安扬都很有必要。</p>
往小了说,他今后的企业将遍布世界,与其对外雇佣,倒不如使用自己公司培训的专业安保,既简略了雇佣步骤,还提高保密度。</p>
往大方向说,PMC与雇佣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某种意义上,雇佣军属于PMC的灰色部分,是一支灵活的武装力量,有利于执法。</p>
收购预算便被提高到8亿美元,安扬不在乎花多少钱,只在乎能否满足需求。</p>
莫里斯和考威尔,便领着意向前去商谈。</p>
安扬给的最低要求是控股公司,最理想是收购到90%以上。</p>
莫里斯分析后认为很容易,因为AS国际的PMC业务随着美军撤离中东后,澳大利亚这个标准小弟也同时撤离,导致海外生意所剩不多。</p>
AS国际剩下的就是人员、物品的安保,但当地拼死就两千五百万人,富豪数量有限,海外业务竞争对手多,也难翻天。</p>
看到这点的莫里斯,抓住了谈判的关键。</p>
对方股东都想要抛到这烫手山芋,越来越不值钱的股份。</p>
所以收购很顺利,股东都为这个及时雨(冤大头)的到来赶到庆贺,几乎不费多少周折,原员工彼得·考威尔就完成了逆袭,摇身一变成为主要控股企业的负责人,持股85%。</p>
剩下的股东是老顽固、希望主义,一时半会不肯出手,就继续晾着他们,反正绝对控股权已经到手,余下影响不大。全程仅付出六亿美元,便拿下这个昔日的实力不俗的企业。</p>
事后,他们商讨改革和扩建。</p>
“保持、再扩展中东地区的PMC业务。”安扬提了个想法,那个位置是各国很难照顾周全的区域,感染者猖狂。</p>
这铁定是要他亲自去处理的,先在当地拓展军事力量,必要时派员工去打仗,也能够分担他很多压力。</p>
“明白。”考威尔记下来。</p>
其它方面,安扬不是专业人士就不插手。</p>
他给了公司一笔充裕的运作资金,要求在一年内拥有一批可靠力量,明面上承包大企业安保合同,必要时替他干一些脏活儿。</p>
考威尔领命去工作。</p>
莫里斯也在抓紧与**商讨土地购买、建设以及建筑商的问题。</p>
澳大利亚有个特点,或者说发达国家都有这个特点——人工昂贵、效率捉急。</p>
你想要有国内的加班加点干活几乎是不可能的,八个小时工作时间还各种带薪假期,偶尔工会还出来跟老板顶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