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参政4(第1/3 页)
大宋政事堂,在文德殿西,位于枢密院的左手边,而且相比枢密院,更加接近禁中。所以,政事堂又被人称为‘左府’或者‘东府’。</p>
从外面看,这个大宋帝国的中枢行政所在,与周围的宫殿相比,几乎没有区别。</p>
唯一的不同,大抵只在于在政事堂门口,有一块匾额。</p>
其上书有‘中书’二字。</p>
这也是中书门下的名称由来。</p>
时至傍晚,吕夷简带着他的元从,驱车从宣德门入宫,越过横街,直趋政事堂。</p>
“父亲!”他的儿子吕公绰立刻迎了出来,扶着吕夷简从马车上下来,吕公绰立刻报告自己所探知的情况:“半个时辰前,本兵和两位副使,就已经到了政事堂!”</p>
吕夷简听了,立刻就冷笑起来:“章得象看样子是势在必得啊!”</p>
“几位参政怎么说?”吕夷简抓住重点问道。</p>
“儿子去拜见了宋痒、王贻永和程琳……”吕公绰欲言又止。</p>
“怎么?”吕夷简眉毛一挑:“他们说什么了?”</p>
“他们什么都没说……”吕公绰低着头道:“程琳还好,倒是见了儿子……但宋痒和王贻永都派人出来说什么‘集议在前,不敢相见,望中允海涵……’”</p>
吕夷简听着,不由得脸色铁青,良久他才道:“所以,富彦国和范希文没有说错,这国家确实是应该加强宰辅的威权了!”</p>
心里面却是起了换将的念头。</p>
只不过这个念头只在他心中一闪而过,就消失不见。</p>
因为他知道,现在时机不成熟。</p>
因为正府去年才刚刚大换血!</p>
不止是两府首脑全体换人,副使和参政们也全体换人。</p>
如今正府的四位参政,统统是七月以后才除授的参政。</p>
特别是王贻永,他本来是要去枢密院为枢密副使的。</p>
但,十二月,刚刚上任三个月的参知政事宋绶病逝,一时间找不到可以接替的人选,官家只好让王贻永除参知政事。</p>
这他要是忽然换将,这官家说不定就会起疑心了。</p>
官家起疑心还不要紧,怕就怕西京洛阳那个**场里的某些人出来带节奏,说他吕夷简刚愎自用,独揽大权,要做当代的李林甫。</p>
这就不美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