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庆暦之盟1(第1/3 页)
董毡于是就过上了念经的生活。每天早上起来,先去阿舅殿前请安,然后就在一位大相国寺的僧侣的带领下,念经修佛。</p>
到了中午,吃过午饭,则跟着左殿的同学们,一起上课。</p>
主要学数学、经义、几何,同时做大量的练习题。</p>
到了晚上,还有晚课,会有僧侣入宫,带着他一起念诵佛经。</p>
慢慢的董毡就习惯了在春坊里的生活。</p>
也习惯了念经、学习、做题、念经、睡觉的生活。</p>
而赵昕则在这段时间,送走了富弼、高若讷、刘永年。</p>
富弼作为正使,将出使辽国,这一去起码就是三个月。</p>
而高若讷,则正式出发,前往秦州履任秦凤路马步军总管,刘永年则以掷弹军指挥使兼任秦州都钤辖,实际上指挥掷弹军,在秦凤路战区遂行作战任务。</p>
刚刚募满的掷弹军,也因此被其带走了三个指挥的士兵。</p>
除了士兵,自然还有掷弹军使用的手榴弹五千枚,也被装车同行。</p>
这个数字,已经是两个月来,手榴弹总产量的五分之四了。</p>
没办法,高纯度的**的制备,非常复杂。</p>
能产出这么多,已经很给力了。</p>
送走这些人,赵昕身边一下子就冷清了许多。</p>
但他早已经习惯了孤独,所以也并没有什么不适应。</p>
反而感觉多少有些轻松。</p>
他在生理上只有两岁多,需要的是休息、睡眠与营养。</p>
所以,赵昕开始刻意的减少出现在朝臣们面前。</p>
“殿下……广南东路夏宣徽来信了……”这一天,赵昕刚刚午睡醒来,甘昭吉就捧着一封密报,呈递到赵昕手中。</p>
赵昕接过来,打开来一看,就笑了起来:“夏守赟,真忠臣也!”</p>
夏守赟又来报喜了。</p>
信中,他向赵昕报告,经过他的努力,六月份派遣去占城与真腊及三佛齐联络的使者回来了。</p>
使者们带回来了这三国国王原则上同意,各将一个港口租借给大宋,用于停泊船只、晾晒衣服、补给物资以及经商之需的要求。</p>
同时,也原则上同意了,夏守赟提出的,大宋与各国间贸易,采用稻米结算的方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