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第一忠臣 > 第二十七章黎族人来袭

第二十七章黎族人来袭(第1/3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顽贼隆万盛世远山破阵曲我在大明长生久视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黜龙异世大明:我用一百条命成圣诡三国唐奇谭鹰视狼顾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我的科学时代吾兄冠军侯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刚刚权倾朝野,就被女帝模拟人生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红楼天骄

天启七年过去,迎来崇祯元年。</p>

紫禁城内,崇祯帝办公的房子里,只摆了一盆碳火。贴身太监王承恩看到崇祯帝好像冷得有些发抖,他劝道:“陛下,还是加一盆碳吧。”</p>

崇祯帝却摇了摇头说:“不用,久了就会习惯了,我听说很多百姓房间里都是没有碳盆的,他们能顶得过,我一个碳盆怎么就不行。”</p>

其实内心里,崇祯帝是很想多加一个碳盆,让整个房间暖乎乎的。但想到自己空空的内库,每个月要算着花的一点点余钱,他放弃了想暖和的想法,冷的感觉,让他时刻记住,他要做一名勤奋的明君。</p>

与喜欢做木工的哥哥不同,崇祯帝非常勤政,所有的奏章都亲自批复,宫内的内相,也只是帮助他处理一些杂事而已,大事情他从来都是抓在手中。</p>

在亲政之后,崇祯帝才知道,其实每一项政事的背后,都是银子。而现在的大明皇家,缺的正是银子。崇祯帝这才理解为何自己爷爷要收矿税,自己哥哥为何放纵魏忠贤。但是,崇祯帝想要与爷爷和哥哥不一样,他想靠自己的努力,将大明重新振兴。</p>

崇祯帝的勤政,却让内阁大臣们很无奈,因为崇祯帝还年轻,办事经常会热血冲动,现在国事艰难,内阁大臣们已经没有时间再去培养年轻的皇帝了。</p>

在除去魏忠贤之后,崇祯帝知道大明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东北崛起的后金。在与大臣和帝师孙承宗商量之后,他们一致推举袁崇焕。</p>

袁崇焕因不满魏忠贤插手边关,去年愤而辞官,崇祯帝重新起用袁崇焕,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袁崇焕回京城述职时,崇祯帝在平台召见袁崇焕,想听听他对辽东的想法。</p>

四十多岁的袁崇焕,正处于他人生事业的最巅峰,全身充满着自信,他知道崇祯帝想听的是什么,他豪情满怀地对崇祯帝说道:“圣上,臣保证五年平辽。”</p>

果然,崇祯帝对袁崇焕的表态很满意,因为辽东战事是整个帝国最吃钱的地方,越快解决辽东,帝国就能尽早进行中兴。</p>

内阁大臣们对袁崇焕的五年平辽豪言无人评论,这句话传到后金汗王皇太极的耳朵里,他哈哈一笑说道:“我喜欢袁大嘴这个人。”</p>

除了皇太极对袁崇焕的五年平辽豪言做了一句评价,身在东江,被后金与**压得越发难过的毛文龙,也说了一句:“袁蛮子五十年他也平不了辽东。”</p>

毛文龙这一句话传到袁崇焕耳朵里,让早就对毛文龙不满的袁崇焕记恨在心。</p>

榆林港口从一个荒芜的海港,经三年时间,就变成了一个繁华富裕的小镇,当地的黎族人都看在眼里。</p>

黎族人视榆林港这些人为入侵者,早想将他们赶走,可在没有摸清情况之前,他们也不敢动手。而且,他们还想着海盗们肯定会出手的,那就用不着他们去拼命。让黎族人没有想到的是,榆林港这些人实力很强,不但想偷袭的赵七一伙全军覆没,附近几百里海面上的几股海盗,也都被他们一一扫除。</p>

海盗们靠不住,黎族人只能自己动手,他们不能再等,因为再等下去,不知榆林港会发展到什么样的地步。</p>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