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张壮归来(第1/3 页)
经历近一天的战斗,南面的战斗结束,除少数几十人跑掉之外,想从南面突围的一万叛军,被击杀五千多人,另有四千多投降,首领杜三、杨老柴被生擒。</p>
叛军另一部主力突围的方向是西面,杨嘉谟的兵力不足,让这一部主力突围成功,有九千多人逃出了包围圈。</p>
此战,战功最大的是唐峰,他的部队杀敌三千多人,生擒首领杜三、杨老柴。</p>
战功第二的是曹变蛟,他的部队杀敌两千多人。</p>
曹变蛟部队的战损达到三成,他很快就从投降的叛军中选出士兵补充他的战损。</p>
唐峰部队的战损是一百七十多人,接近一成,可他并没从投降的叛军中补充自己兵源,唐勇会在榆林城护卫队中给自己补充的。</p>
这一战投降的叛军达五千多人,除了一些首领被处死,其余的基本都会被放走。而这些放走的叛军,他们已经没有土地,也没有别的生活来源,只能再次参加起义军,直到他们战死。</p>
曹文诏和杨嘉谟都知道放走这些降兵不是最好的办法,可他们没有第二个办法。这些人是大明的子民,杀不能杀,可养着他们又养不起。</p>
不过,这一次,唐峰的出现,曹文诏和杨嘉谟都松了一口气。</p>
唐峰将这近五千的降兵全都要了过去,准备发往台湾与海南。台湾那边,郑芝龙也极需开荒的人力,海南那边,只要一次数量不是很多,完全是可以消化的。</p>
曹文诏还对唐峰说道:“唐峰,如果每次你都能把降兵给消化了,我一定让朝廷给你记一大功。朝廷最头痛的就是对这些降兵的安置,而我们的士兵,就是被这些反复造反的人消耗掉的。安置了这些人,就是救了我们士兵的命啊。”</p>
将战果报给总督洪承畴之后,曹文诏带着队伍继续追杀刚突围的那九千多人,一定要将他们全都消灭干净。</p>
这九千多人被追急了,直接就上了山。</p>
曹文诏不敢进山,只能带着队伍在山下扎营,将对方困在山里。</p>
五月中,战功报到兵部之后,唐峰因战功显著,升为游击。</p>
六月初,唐勇从榆林城补给唐峰的五百人到达甘肃,唐峰的兵力升到两千三百人。</p>
曹变蛟对唐峰的火枪兵战力很佩服,可他得知培养一个合格火枪兵至少要二百两银子的时候,他就没有再提这件事。同时他也知道,这一千火枪兵要消耗唐峰二十万两银子,而唐峰从朝廷获得的钱粮却只有区区的四千两。唐峰每次打仗,完全是在亏钱,没有赚钱。这就是为何大明众多将官,只有极少能将自己家丁扩大到一千人以上。</p>
曹变蛟知道唐峰是一名海商,每年从海贸中赚不少的钱,有一次他问唐峰为何不做一个富家翁,却要带兵打仗。</p>
唐峰想了一下告诉曹变蛟,他不想靠别人的保护,他要自己保护自己。</p>
曹变蛟听罢无语。</p>
七月中,山上的叛军冲出,被唐峰和曹变蛟联手击退。</p>
七月底,山上叛军再次冲出,这一次曹文诏早有准备,将叛军赶到一处山谷,形成包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