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固伦永安长公主(第1/3 页)
唐家军在成都的一举一动,通过海东青,送到皇太极的手上。</p>
皇太极看罢,久久不语。唐家靠两千炮营,一万的骑兵,丝毫不损,将盛极一时手中有十几万人的张献忠吃得连渣都不剩,可见这个唐峰的恐怖。</p>
皇太极也知道,骑兵最怕的就是火炮。在大明,唐峰现在已经成了大清最强大的对手,而不是坐在紫禁城里的那位苦着脸的崇祯帝。</p>
李自成的举动,皇太极知道。</p>
大明朝廷对唐峰的封赏,皇太极也知道。同时,皇太极还知道,唐峰想要的,不仅仅是南方,不仅仅是封王。皇太极是一方雄主,他能看明白唐峰用了二十年建起的这一切,正如当年自己父亲以十三副兵甲起事,最终建立大清帝国。</p>
皇太极只想了一下,很快就有了决断。他写了一封亲笔信,同时让人将自己才十五岁的八女儿固伦永安长公主悄悄送往海南榆林城。</p>
成都一战,唐家军闻名天下,而此时唐家的家主唐峰却在榆林城的文学院里陪着几个学生做实验。</p>
四年前,唐峰给文学院科学部的几位学生布置了两项作业:蒸汽机与内燃机。</p>
负责蒸汽机的人叫牛顿,他出身农家,原来的名字叫牛铁蛋。牛顿的名字,还是唐峰给他起的。</p>
负责内燃机的人叫艾迪森,他的名字也是唐峰给他起的。</p>
蒸汽机用的是水,内燃机用的是石油。</p>
早在几年前,唐峰就从阿拉伯找到了石油,并进行了石油分离试验,终于得到可以驱动内燃机的汽油。</p>
蒸汽机与内燃机的关键点都是在密封与润滑。</p>
经过四年的反复实验,牛顿和艾迪森相互交流,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p>
崇祯十三年冬,榆林城的第一台蒸汽机终于问世,这是东方的第一台蒸汽机,也是全世界第一台蒸汽机。</p>
孙承宗和卢象升看着实验室里正在运行的蒸汽机,两人都不明白为何唐峰会因这个铁疙瘩如此兴奋。</p>
“唐大人,这东西有什么用?”卢象升终于忍不住问道。</p>
“它的用处大着呢。给它装几个轮子,它可以拉着东西到处跑。给船装上蒸汽机再配上浆,它可以推着船在无风时前进,速度比风帆船要快。它可以代替人力,可以代替畜力,它是时代最新的生产力。可以说,它将开创一个新时代。”</p>
孙承宗和卢象升都是聪明人,听罢都倒吸凉气,这时才明白唐峰常说的一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p>
孙承宗和卢象升可以想像,唐峰的无敌战船在装上蒸汽机后,绝对纵横四海,天下无敌。</p>
蒸汽机代替人力,新城的发展可以加速,补上唐家缺人这块短板。</p>
在蒸汽机完成后半个月,艾迪森负责的内燃机也成功了。</p>
唐峰让人手工打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装上一缸的内燃机,在皮带的带动下,摩托车开上了水泥大道。</p>
当唐峰骑着摩托车走在自己城市路上的时候,榆林城、三亚城、红湾城的二十多万的居民们争相围观,大家都能感觉到科技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