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教新帝赚钱(第1/3 页)
第二次见面,多尔衮身边的不是吴三桂,而是洪承畴。</p>
在大清,最了解唐峰的人只有洪承畴,多尔衮和孝庄太后都相信洪承畴,所以,由他为主力,与唐峰和谈。</p>
“洪督师,好久不见。”</p>
“大都督,恭喜高升。”</p>
“别酸了,开始谈吧。”多尔衮喊道。</p>
和谈一开始,洪承畴只给大明两个选择,一是割让河北,二是给三百万两银子。</p>
河北不能割,银子新登基的宏兴帝也没有,这两个一个也不能选。</p>
唐峰想了一下说道:“银子可以给,但不是一次给清,分十年给吧,每年给三十万,十年内给清三百万。十年内,大明大清和平相处,以山海关为界,互不侵犯,如何?”</p>
“分期付可以,但不是每年三十万两,而是每年五十万两。”洪承畴当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p>
“好,各退一步,每年四十万两,如何?”唐峰当然要讨价还价。</p>
洪承畴与多尔衮相视一眼,洪承畴微微点了点头,多尔衮一拍桌子道:“成交。”</p>
和谈就这么简单,大清得到宁远又讹了银子,已经满足了。而大明花银子,买来十年的和平时光,也值了。当然,这份和约能否实现,没人能够保证。</p>
谈罢,洪承畴有满汉两种文字拟写《明清山海关和约》,多尔衮和唐峰分别代表大清和大清在和约上签字。</p>
签字之后,多尔衮又留唐峰吃饭,这次陪席的有不少满蒙的名将,大明降将只有吴三桂、洪承畴陪席,唐峰没有见到孔有德。</p>
十二月二十八日,和约签字后的第二天,清兵拨营,退了。</p>
唐峰看到清兵退去之后,拿着和约回到京城,面见太上皇和宏兴帝。</p>
太上皇和宏兴帝对这份和约都没意见,只有宏兴帝苦着脸说道:“姐夫,朕没钱。”</p>
“圣上。”</p>
“姐夫,你还是叫我大弟吧,你叫我圣上,我感觉不对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