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章人日郊野(第1/3 页)
打发走众人,罗伊铭陪胡充华用过午膳,又温存一阵,便回了元府。</p>
不觉就到了人日。人日是正月初七,这一天又叫“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此外也是仕女出游和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代高适就曾有诗曰: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p>
此外,人日还有吃“七样羹”的习俗。如今,这个习俗只还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行。“七样羹”即是七种蔬菜作的菜饼或菜汤,各地因物产不同又各各不同。一般是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蓝七种,或者也有芫茜加鱼、肉、菠菜、荠菜、白菜等几种。</p>
当然,这是大多老百姓家里的吃法。在魏晋皇宫里,过节自然不会主要吃这些。不过是掺杂了一些蔬菜,图的是与民同庆的意思。</p>
只说正月初七一早起来,罗伊铭等几人便被胡充华叫到了宫中。几人到了时,胡妁以及南阳公主还有几个不认识的贵夫人等也都到了。</p>
寒暄完毕,胡充华说:“来,都坐吧。今儿是人日,喜庆之日,天气又好。本太后和皇后把大家请来,是想与给位公主、夫人共庆人日,在我这里用过膳之后,正好出去出游踏青。”</p>
众人便说:“谢太后与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p>
再次落座,便有宫女送上菜来。</p>
胡充华说:“我从年初一发下宏愿,从今后定当勤俭节约,并在我大魏国大力提倡,也希望各位能与本太后积极发挥模仿带头作用,重树我大魏节俭之风。”</p>
各位夫人皆不语。</p>
胡充华说:“今儿的菜简单,不过是每人一个七菜饼。另还有一样七宝羹,是新从南国学来的,大家尝尝如何。”</p>
七菜饼,不过就是七种菜制作的菜饼,当然除了其中蔬菜外,又加了什么东西没有,小子就不知道了。</p>
正品尝着七菜饼,宫女已将烧好的七宝羹端上来了,每人一大盏。盏盖打开,异香扑鼻。</p>
胡充华说:“各位夫人,可知这七宝羹是是用什么制作的吗?”</p>
众人只觉幽香扑鼻,却料不到胡充华还要考问。这些人什么时候研究过做饭,所以又皆沉默不语。</p>
胡充华看看众人,最后又把目光落在罗伊铭脸上,说:“国舅可知这七宝羹?”</p>
罗伊铭用勺品尝了一下,说:“若我没说错的话,这七宝羹应是驼蹄制作,又唤驼蹄七宝羹。”</p>
胡充华目含赞许,说:“国舅果然博学。”</p>
漪容白了罗伊铭一眼,罗伊铭没注意,接着说:“史传,这驼蹄七宝羹本是陈思王曹植所制,一瓯值千金,滋味美妙无比。”</p>
众人一阵惊讶。</p>
罗伊铭接着卖弄:“驼蹄是八珍之一。这八珍是醍醐、麆吭、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炙、紫云浆、玄玉浆。驼蹄之所以为宝,是因为骆驼是沙漠中的圣物。晋时郭璞的《山海经图赞》中就有“橐驼赞”,“驼惟奇畜,肉鞍是被,迅骛流沙,显功绝地,潜识泉源,徵乎其智”。说的是骆驼在流沙中奔驰,踢沙如飞。又骆驼能负重千斤,日行三百里,全身负重最后都在四蹄上,驼蹄由此阳气最烈,驼蹄脂膏更有韧度,以它为羹,即使掌软烂后,亦只剖以细粒,粒粒晶莹可爱,“七宝”之名即由此而来。“胡妁此时插话说“太后问话,舅舅问一答十,举一反三,到底才学八斗,今番可算是长了见识了。”</p>
罗伊铭说:“皇后过奖了。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p>
闲话不叙。只说众人用过早膳,便各上马车,出了南城门到郊外踏青春游。这踏青实是始于北朝,后人便有诗《踏青》记之: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不过,此时还未到三月。到三月时,自然还会再出来。</p>
如今日渐回暖,冰雪始融。空气里已有初春微醺的气味。远远望去,麦子青青,仿佛绿油油的锦缎。田塍上远远看去,-是若因若无的嫩草,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柳树则是枝泛金色,嫩芽将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