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宅行天下女主角 > 第409章赤壁八,僵持

第409章赤壁八,僵持(第1/3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顽贼隆万盛世远山破阵曲我在大明长生久视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黜龙异世大明:我用一百条命成圣诡三国唐奇谭鹰视狼顾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我的科学时代吾兄冠军侯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刚刚权倾朝野,就被女帝模拟人生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红楼天骄

在历史中,孙策是一位极具攻击性的君主,比之曹操更甚。</p>

与曹操、刘备不同,孙策仿佛是一柄不曾收入剑鞘的宝剑,寒光四射、霸气俨然,他丝毫不知何为收敛,或许,这便是作为王者的霸气,好似项羽……</p>

楚汉争霸时,历史中出现了首位称之为霸王的君主,那便是项羽。</p>

刚愎自用,不听谋士范增屡屡劝说,最终导致败亡于垓下、自刎于乌江,后世每当有人提及项羽时,恐怕多半要为他道一声可惜……</p>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将东!’</p>

面对着渡船老者询询劝诱、面对着四十万汉军,项羽仅率身旁十八骑,宁死不退,视死如归,力杀数百人而逝,期间曾堪堪突入汉王刘邦中军,除去其他的事不说,单论眼下,这是何等勇武、何等霸气?!</p>

历史中的孙策,酷似项羽……</p>

刚愎自用、不听善言,稍有不合孙策心意,恐怕他便要发怒……</p>

历史中,江东世家拥兵自重,丝毫不理睬孙策的招安,孙策一怒之下,竟然派重兵将数十江东世家豪门诛杀殆尽,从而导致江东世家对孙家怀恨在心,待孙权继位时,频频生事。</p>

在围剿南越的同时,仍要安抚江东世家,是故,三国鼎力之时,东吴明明实力在西蜀之上,却并无几次主动抗曹,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p>

可以说,正因孙策前期在江东杀得太多,凶名太甚,从而导致了东吴险险失去了争霸天下、逐鹿中原的可能……</p>

当然了,若是历史中孙策未死,年幼的孙权不曾坐领江东,那么那些江东世家是否敢在这‘小霸王’眼皮底下生事,犹未可知,只不过,失民心,那是肯定的……</p>

假如孙坚二子中,孙权为长,孙策为次,那么,恐怕东吴会更为强盛也说不定,孙策,实在是像征战一方的武将、多过统御天下的君主……</p>

只可惜……</p>

孙策自幼喜武,年方十五时,便意图混入其父孙坚军中、随军作战,可惜未能如愿。</p>

待得江东猛虎孙坚中伏,死于刘表麾下大将、江夏太守黄祖之手,孙策这头幼虎终于开始展露头角,年不过十八,便替袁术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短短三年,便打下偌大江东,论实力,犹在袁术之上,实在是可敬可佩……</p>

然而随着权位越来越重,其实孙策心中,并无几分欢喜,不管是得偿所愿、为父报仇,还是替孙家打下偌大江东……</p>

说起来,袁术实在是鼠目寸光之辈,不值一提,竟然因为江哲口中的那块‘破石头’,将自己麾下头号猛将放走,从而导致养虎为患……</p>

记得初始,孙策求的,仅仅是庐江太守而已,这太守职位,恐怕并非是为他自己而求,而是为孙家而求,用来安慰其先父孙坚在天之灵,只因袁术屡次背约,最终导致孙策一怒之下,弃他而走……</p>

从当年的孙家小子,到如今的吴侯,在孙策看来,并无多大改变,只不过嘛,每日要处理的政务日渐增多,身旁的护卫亦是日渐增多,这叫孙策始终有些难以适应。</p>

就如那象棋一样,车、马可以肆意行走,然而主帅,却被死死限制在那九宫格之内,身旁还有两名侍卫紧紧跟随,孙策,便是那颗名之为‘帅’的棋子,无论他自己愿意与否。</p>

记得在曹军处至荆州时,孙策曾招其义弟周瑜,隐晦询问:孙权可否堪当大任?</p>

何谓堪当大任?</p>

才思敏捷如周瑜,岂会不明白?</p>

犹豫了半响之后,周瑜迟疑说了句:“二公子太过年幼,恐不能服众!”</p>

说到底,这不过是周瑜的借口罢了,摆着孙策在,江东岂敢有一人不认同孙权?</p>

即便在那时,孙策已有此心,只不过一来孙权年幼毫无名望、恐有争议,再者,便是在打天下上,孙策自认为弟弟不如自己……事实上,也确实如此。</p>

孙策所求,并非权位,而是征战天下的过程、与天下无数英雄豪杰交手时的**,然而,作为君主的自觉,他一直克制着自己,直到遇到了赵云……</p>

自‘温侯’吕布战死,赵云、关羽、张飞、许褚等人,首屈一指,差不多已是算是天下间猛将首趋,就连太史慈、甘宁、夏侯惇、张辽、张颌等将,亦要逊其一筹,更别说于禁、李典、周泰、蒋钦等人,更有甚者,张任、李通等将,恐怕连名号也排不上了……</p>

身为武人,孙策自然想与天下英雄豪杰交手一番,其中他最想交手的,莫过那有温侯之名的吕布,可惜吕布战死于徐州,叫孙策听闻此事,暗暗道了一声可惜。</p>

除去吕布之外,那么便是赵云、关羽、张飞、许褚,以及已死的典韦了……</p>

往日的劲敌、今日的麾下心腹爱将太史慈,在与孙策切磋时,已不敢再使用全力,这叫孙策倍感无趣。</p>

劲敌,难能可贵!</p>

像赵云这类劲敌,更是可遇而不可求……</p>

幸哉!幸哉!</p>

“汰!”</p>

“锵!”</p>

两杆长枪重重拼在一处,赵云皱皱眉,低声喝道,“倘若你走神为赵某所杀,可莫要怨天尤人!”</p>

“嘿!”回过神来,孙策咧嘴一笑,手上猛一发力,朗笑说道,“孙某便在此处,你有本事来杀便是!”</p>

“哼!”感受着手中银枪传来的劲道,赵云轻哼一声,手上亦是用力。</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但见赵云、孙策二人面色微微涨红、额头隐隐有汗水渗出,却仍未见有一人后退哪怕一步,不约而同,二人心下暗道一声。</p>

‘此人力气不在我之下!’</p>

暗想一声,两个又一下硬拼,但听‘锵’得一声轰响,孙策与赵云俱是倒退三步、虎口酸麻不已。</p>

‘此人,不在当初吕奉先之下,单论臂力,恐怕犹胜我一筹!’握了握有些酸麻的双手,赵云也不强攻,仅仅是横枪在前,摆了一个起手式。</p>

望着赵云这般如临大敌的模样,孙策朗朗一笑,持枪自得说道,“你不是说要取我首级么?嘿,倘若你不攻来,那我可就攻过去了……”</p>

“……”面对着孙策的揶揄,赵云毫不在意,侧目望了一眼船上战况,再复将注意力集中在对面的孙策身上。</p>

只见孙策面上笑意一收,微微吸了口气,突然大喝一声,踏前一步,但听一声轰响,他脚下船板寸裂,堪堪出现一个脚印。</p>

直劈么?</p>

死死盯着挥来的长枪,在持枪抵挡与侧身避开两者之前,赵云心下有些犹豫,微微一思忖,他终究选择了避开……</p>

“轰!”</p>

但见四下木屑飞溅,此处船板竟是被硬生生打烂,若是细细一看,倒是可以望见一杆长枪的凹痕……</p>

好机会!</p>

侧身避过孙策直劈的枪,赵云看准孙策仍未回枪,一挥手中银枪,朝着孙策戳去。</p>

“哼!”只见孙策丝毫不显惊慌,左手放开长枪,握掌成拳,竟然用手背直直朝着长枪击去。</p>

“锵!”</p>

猛然感觉手中长枪剧烈一阵,赵云稍稍退后一步,满脸愕然地望着孙策,望着他手背上的臂甲,一道白色划痕极为显眼……</p>

“好大的劲道,”甩了甩有些被震得有些麻木的左手,孙策抬起左手,淡笑说道,“此乃上好镔铁打造,不同于寻常甲胄,要击碎它,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正说着,孙策突然面色一变,驱枪一甩,厉声喝道,“看枪!”</p>

但听面前一道恶风袭来,赵云微微一皱眉,一甩长枪,枪尖竟是直直挑在孙策长枪枪杆,只见孙策未曾提防之下,手中长枪顿时被赵云挑起。</p>

“怎么可能?!”望着对面赵云竟然用这种办法堪堪避过了自己一枪,孙策看得目瞪口呆,惊异不定得望着赵云,心下更是暗暗提神。</p>

见孙策瞪大眼睛,一副见了鬼模样,赵云嘴角微微一上扬,淡淡说道,“赵某苦习枪法二十余载,区区小伎,何足道哉?”</p>

二十载?孙策只感觉眼角一抽,细细打量着赵云,心下有些难以置信。</p>

观此人年纪与我相仿,不过二十五、六,难不成他四、五岁便开始习武?</p>

天下竟有此等人物?!</p>

只可惜我今日才得遇此人……</p>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右手握着枪尾,倒提长枪,孙策咧了咧嘴,朝赵云勾勾手指,淡笑说道,“便叫我见识见识你你苦习二十余载的枪法!”</p>

“荣幸之至!”低喝一声,赵云眼神一紧,踏前一步,同时双手一抖手中银枪,但见一阵寒光闪过,他那长枪前半端,突然消失无影……</p>

“……”只感觉心中一阵强烈的警示,孙策下意识抡枪一记重劈,但听‘锵’一声兵戈之响,孙策重大七八十斤的铁枪,竟是猛然被弹回,与此同时,伴随着阵阵‘鸟鸣声’,他忽然望见赵云身前,闪出无数紧密枪尖……</p>

“百鸟朝凰枪!”</p>

糟糕!</p>

暗呼一声,千钧一发之际,孙策猛然侧头,与此同时,一道恶风从耳边袭过,他顿觉耳边火热不已。</p>

“锵!锵!”</p>

伴随着阵阵金戈之声,望着眼前密密麻麻的枪尖,就算是胆大如孙策,亦感头皮发麻,连连后退。</p>

“锵!”</p>

只听一声巨响,赵云的最后一枪,重重击在孙策胸口,并非是赵云力竭,而是……</p>

“……”望了一眼颤抖不停的双手,赵云用尽全力向前刺去,然而枪尖却仅仅只能拄在对方胸前,无法再寸进一步。</p>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