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剩下最后一门火炮(第1/3 页)
在大清炮营第三轮炮击之后,唐家军的炮营终于反击。</p>
关城内,军民们都听到了唐家军火炮巨大的声音,这声音比城外大清的炮声响一百倍,军民们没有怕,反而觉得安全了,有唐家军在,大清攻不下山海关。有唐家的炮营在,大清的炮营轰不破山海关。</p>
大清炮营先开的炮,他们抢了先手,可同时也处于被动位置,因为他们炮营的位置暴露了,唐家炮营可以直接打击大清的炮营。</p>
当然唐家炮营开炮,同样也将自己的位置暴露给大清炮营。</p>
这一场战争,实际是两国火炮的竞争,是现代科学与技术的竞争。</p>
两方的炮营都暴露了位置,当然都不可能就停在那里等对方将自己的炮营给轰上天去。所以,双方都开始不停地运动。这场战争,就如一盘华夏的象棋一样,谁能将对方将死,就看炮的运用。</p>
对火炮的运用,唐钦比孔有德更有经验,因为唐钦可是在欧洲历练了五年,现在唐家的炮营中,仍有不少的欧洲军事顾问。</p>
大清炮营虽然在不停地变换位置,可他们目标却没变,就是要破南门。从早晨打到晚上,山海关的南门被上千发炮弹击中,有近两百多米的城墙塌了,可大清的骑兵仍不敢冲锋。</p>
在没有消灭唐家炮营之前,大清的骑兵不敢轻举妄动。</p>
第一天的炮战,大清炮营损失火炮一百四十多门,战损达一半。而唐家炮营的损失,他们却不知道。</p>
夜色降临,响了一整天的火炮也停了下来,唐钦向张壮汇报唐家炮营的情况:“报告总指挥,炮营损失火炮九十七门,其中大半为因发射次数达到极限而自爆。”</p>
“炮兵的损失如何?”张壮沉声问道,唐家自己生产火炮,所以他对火炮的损失并不在意,他最在意的是炮兵。培养一个有经验的炮兵至少需要三年时间,炮兵比火炮更珍贵。</p>
“共损失四十三人,其中一半被对方炮弹所伤,基本都无法挽救。”</p>
“记住这些人的名字,要把他们的骨灰带回去。”</p>
“是,我们不会忘记他们的。”</p>
豪格对大清炮营第一天的战果很不满意,南门虽然已经塌了,可唐家军的火炮依然凶猛。此次出征前,大清军部对豪格的要求是,就算大清炮营打得只剩下一门炮,也要将唐家的炮营打掉。现在看来,这个任务,不一定能完成。</p>
第二天一早,大清炮声从东门传来,大清炮营转到了东门。</p>
唐家炮营还是处于被动位置,只好将炮营从南门调到东门。可大清炮营看到唐家炮营第一轮反击之后,竟然又换了地方,这一次,他们又转到了北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