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变明杨山庐小说免费全文阅读 > 第八十章连战连捷

第八十章连战连捷(第1/3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神龙大帝顽贼隆万盛世远山破阵曲我在大明长生久视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黜龙异世大明:我用一百条命成圣诡三国唐奇谭鹰视狼顾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我的科学时代吾兄冠军侯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刚刚权倾朝野,就被女帝模拟人生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不料讨论下来的结果,居然大多数人都不赞成去救援。</p>

毕竟这也是很明显的,这次鞑子入关,号称十万兵马!更是都不知道还要打多久!这要是打上一年半载的,早早把手中的兵马拼光了,还拿什么来御敌呢?</p>

不过也有少数人觉得可以救援,毕竟这还有个唇亡齿寒的道理,争论到最后僵持不下,众人就一起看向杨山芦道:“大人,您说个章程吧,只要您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p>

“好——”杨山芦就点点头道:“诸位,我的意思还是要去救的!”</p>

因为杨山芦熟知以后的历史走向,此次鞑子入关并不会逗留很久,也就是两个月多一点点,所以这点时间要挺过去,并不很难。</p>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那就是当缩头乌龟也没用!如果为了保存实力,而不去救援永嘉堡,可是等到永嘉堡覆灭之后,难道狗鞑子就不会来打他的镇口堡了吗?</p>

除此之外,要知道整个镇虏卫境内,可是有整整4个牛录的清兵肆虐的,现在因为他们还没有得到其中一个牛录覆灭的消息,所以还不重视,这要是不趁着现在信息不对称的出手,等到永嘉堡被灭了之后,这四个牛录联合起来对付镇口堡,到时候又该怎么办呢?</p>

难道说我不来打你们,你们也别来打我吗?</p>

所以等到杨山芦和他们说了自己的想法之后,众人都是若有所思。</p>

而这其中海日古作为不赞成出兵的代表,就是忧虑的道:“大人,我们之所以建议不去救援,就怕玄甲军损失过大啊,这样一来以后的战斗就不好打了。”</p>

杨山芦听了之后就是微微一笑,信心十足的道:“你的想法我完全理解,不过你可以请放心,我不会直接去和鞑子拼消耗的!</p>

第一,我们这次前去救援,我会派人通知余大人,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一起进攻,不然的话为了解救永嘉堡,单单让我一个人打生打死,那是不可能的。”</p>

“而第二,还是贯彻到我一致的方针去,诸位还记得我一直很推崇的八字箴言吗,那就叫做逢强智取,遇弱活擒!既然现在对手比较强,所以我们就要想办法智取他,而不是一头撞上去蛮干!</p>

当然,对此我已经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哦。”</p>

“哦!大人快说说!”看见杨山芦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众人就是心中大定!特别是那几个跟随已久的老兄弟,在他们眼里,只要杨山芦露出这副表情,那就表示一切都没问题了。</p>

杨山芦就是微微一笑,接着和他们说了这个办法之后,众人听了都是喜笑颜开,感觉这个法子非常棒!这其中钱篓子更是一顶顶的高帽子飞了过来:“我就知道大人最是英明神武,办法最多了!不过这样才好啊!这下鞑子们可惨喽!”</p>

于是在这样统一了思想后,众人就一致决定,发兵救援永嘉堡。</p>

当然,接下来杨山芦就是开始布置起来,特别是针对狗鞑子的那个计策,于是这样一来,堡内的火器作坊就开始忙碌了起来。</p>

不过这次,杨山芦叫他们制作的可不是火器,而是战车。</p>

当然,这个战车也不是常见的那种战车,而是另有玄妙的。</p>

至于数量吧,杨山芦要求他们最少打制十辆,可以的话就打制15辆,反正是韩信点兵,越多越好。</p>

要说这个时候,就显示出平时优待的效果来,这些匠户得知军情紧急,那是立即行动起来,甚至晚上都不睡觉了,挑灯夜战!</p>

当然,要一个晚上打制出15辆战车,难度还是不小的,不过杨山芦需要的这些战车其实也比较简单,就是用一些木板拼起来而已。</p>

所以在很多堡内的民户踊跃捐出了自家的门板之后,15辆简易版的战车一个晚上就做好了。</p>

于是第二天一早,杨山芦就亲率玄甲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并且再次联络了需要联络的人,至于作为先头部队的特种营,更是前天晚上就派出去了,好第一时间掌握敌情。</p>

*******</p>

永嘉堡。</p>

“山芦老弟来救我们了!”被围困一天一夜的余振龙,在见到冒死潜入的特种营军士后,都是激动地流下泪来,这真是疾风知劲草,日久见人心啊!</p>

他这次被围之后,派出了几路人马外出求援,可是愿意前来救援的,只有杨山芦一路而已!在他得知还是杨山芦亲率玄甲军前来解围,都是当场哽咽!自己当日果然没有看错他啊!</p>

并且随后马上他就和前来的军士约定,到时候听见信号之后,大家一起动手,内外夹击!</p>

而在送信的军士离去后,余振龙当即对手下宣布了这个消息,而在这些人得知之后,连日来压抑的气氛顿时一扫而空!</p>

目录
大唐从剌史开始到罗马大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