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金鳞岂是中池人一遇风云便化龙 > 第738章火器之争

第738章火器之争(第1/3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顽贼隆万盛世远山破阵曲我在大明长生久视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黜龙异世大明:我用一百条命成圣诡三国唐奇谭鹰视狼顾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我的科学时代吾兄冠军侯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刚刚权倾朝野,就被女帝模拟人生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红楼天骄

时光匆匆,转眼间已经十年过去了。</p>

张荏回到北京时已经不再是区区六品御史,而是有了丰富斗争经验的正义铁手,负责京师地方的刑案起诉工作,已经准备好了挂上副都御使的职衔,最多两年就能掌管院务了。然而京师是天子脚下,谁敢兴风作浪?以至于张荏回京之后,还未办过一起重案要案。</p>

“张友全杀王二麻一案,案情简单,人证物证齐全,而且当事人供认不讳,为何会被驳回起诉?”</p>

张荏在一个寻常的早晨进了都察院,乍眼就看到桌上躺着的卷宗,却是一桩铁案。</p>

此案中,张友全以火铳杀害京师籍男子王二麻,铁证确凿,甚至连当事人都供认不讳,而都察院整理之后向顺天府推事院提起公诉却被裁定不予立案。这不,下面的办案御史只能将卷宗送到副都御使手里,希望能够提起复议。</p>

整个都察院都认为,光天化日之下当众杀害无辜平民这实在是太恶劣了。</p>

“推事院什么理由不立案?”张荏一边翻开卷宗,一边问着。</p>

助理御史早就准备了功课,答道:“顺天府推事院称没有管辖权。”</p>

张荏皱了皱眉头。</p>

大明的刑案管辖权十分广,只要与案情搭上一点边就有资格管。顺天府以此作为不立案的缘由,肯定是因为此人身份特殊。</p>

“皇亲国戚么?”张荏不悦道。</p>

皇室近亲涉案是有豁免权的,这是从太祖时代定下的规矩,直到《隆景刑法》正式确定了豁免范围,以及只能由皇帝亲自裁判。</p>

“那倒不是,”助理道,“这个张友全还在军籍,所以顺天府推事院认为只有五军大理寺有资格审理。”</p>

“胆小怕事的东西。”张荏越发不悦了。</p>

各个部署都在争权,拼命想“篡权”,偏偏大理寺那边出了事还往外推!</p>

看到张荏不屑的面孔,小助理倒是颇能理解推事院的决定。</p>

张友全杀王二麻一案已经不是简单的刑事案件了。</p>

自从崇祯天子还都以来,京师警察局、巡检司,就对京师治安整治下了极大的功夫。加上金鳞会这个似白还黑的“民间组织”存在,京师街面上就连扒手都不见了,真可谓是路不拾遗。</p>

这种环境下,发生一起谋杀案,如何不震惊天下?</p>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虽然警察查的时候就发现了张友全的籍贯问题,但五军都察院却是死活不肯受理,因为张友全已经办好了退役手续,不算是军方的人了。之所以保留军籍,那是当初为了方便退役士兵回乡才制定的政策,等他们在家乡安顿之后就要转入民籍。</p>

五军都察院不管,倒不是因为张友全的犯罪行为给军队抹了黑。相反,这还是军方内部的“护短”。因为按照军法,杀害无辜百姓人等必然是杀无赦的。然而在地方上,即便是杀人罪,也往往会酌情判处流放边夷。如果让地方上接手这个案子,多半能够保住张友全的性命,也不枉同袍一场。</p>

只是审判官系统被都察院整得早已风声鹤唳,一碰到“蠹”字铁定去万里之外安家,而那个“庸”字落在头上,这辈子的升迁也就无望了。</p>

张友全一案,谩骂者有之,讽刺者有之,同情者有之,赞赏者亦有之,怎么判都不可能落下好处,一不小心就会被扣个“素养低下”、“平庸无能”之类的帽子。</p>

这便是顺天府推事院死活不肯接这个案子原因。</p>

目录
朕又不想当皇帝大唐之咸鱼太医三国重生之我是袁绍我穿成了反派暴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