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大宴起,群臣至求支持求鲜花(第1/3 页)
入冬之日,皇城早已是薄雾弥漫,寒气泛泛了。</p>
长孙无忌匆忙而来,匆忙而走。</p>
长孙无垢此后脸上也笼罩上了一层阴影。</p>
立后不到半年之期,竟被席卷到这种事情之上。</p>
无可奈何!</p>
却定而为之!</p>
今日的皇城,平添几分和乐色彩,原因无他,明日便是入冬时节,加之突厥退散,大唐声威重振,天子李世民决定,举国欢庆。</p>
除此之外,还有皇宫大宴,届时,文武百官、夫子学士,悉数到场!</p>
尚未举办大宴,便有风声传出说,此次大宴,有皇子到场,更有流传百年的‘诗词赋’一观。</p>
所谓‘诗词赋’,是王公贵族闲暇时刻,最为陶冶情操,也是最为令人向往的一环了。</p>
彼时,即兴赋诗作词,能闻达于百官,赞赏于天下者,将声名大振,一飞冲天。</p>
很显然,作为渭水一战的天降神兵,李恪自然应邀在列。</p>
尚未出席,赵高便早早的准备妥当,一卷楷书之上,有名家大人,亦有后辈俊才。</p>
李恪也只是轻描淡写的望上一眼便不再刻意去看。</p>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名单之上,倒是有数个引起他兴趣的名字。</p>
韩愈:任柳州知县,文采斐然,在特邀之列。</p>
柳宗元:户部大吏,应邀之列。</p>
李恪暗暗咂舌,这两人或许如今并不太出名,可是后世之人,却是如雷贯耳啊!</p>
更何况,两人皆是有担当,有真才实学之人,当得起一方大吏者!</p>
不知不觉间,李恪倒是泛起几分兴趣。</p>
况且,李恪心知肚明,这场大宴,其一是冬至时节,其二,却是欢庆突厥退散。</p>
也就是说,某种情况上,算是为他李恪所设大宴!</p>
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p>
人心的笼络,是最为简单却又最为复杂的。</p>